目前銷量比較高的插電混動車型多數為前驅,但長城在混動技術方面的推進還是比較快的,上半年發布的Hi4技術,現在已經被搭載于最新上市的梟龍MAX Hi4身上。不得不佩服,長城對于新產品的推進,還是相當積極的。最近小編也試駕了這款全新推出的車型——哈弗梟龍MAX,今天和大家聊聊試駕的感受。
外觀設計:拒絕套娃臉
在汽車界當中,套娃式的設計總是惹來吐槽,很多品牌都在這件事情上吃過虧。至于梟龍MAX,全身上下有沒有哈弗在售車型的影子?從整體的車身輪廓來看,很難說沒有。但細看之下,梟龍MAX還是做出了一些相比品牌內部兄弟車型更有革新性的一些設計,讓這款車擁有一定新鮮感。
前臉部分采用了無邊界式的設計,作為一款搭載了發動機的插電混動車,車頭的散熱通風口需要保留下來。但哈弗的處理手法是將中網直接設計成與車身同色,融為一體。如此一來,既保留了功能性,又營造出新能源車的特征。這樣的設計邏輯在其他長城車型中也能見到,例如藍山DHT-PHEV。配合上兩側標志性的“7”字形大燈,時尚感和運動感都有所保證。
側面是很中規中矩的設計,貫穿式腰線、溜背式的車尾,這種設計手法近年來見得太多,辨識度已經不高了。有意思的是,從圖片上面看你會覺得梟龍MAX挺緊湊的,實際上它的車長已經達到4758mm,定位中型SUV。不過它車內依舊采用5座布局,這對于空間表現能帶來不少增益。
尾部的線條并沒有非常福利,相比其他“機甲風”的車型,梟龍MAX的尾部已經屬于圓潤飽滿的了。但設計師為了讓車尾看起來不至于太單調,還是在下包圍的地方加了戲,中置的反光板和兩側“寶蓋頭”鍍鉻裝飾,豐富了車尾的視覺效果。
梟龍MAX的外形設計是有新鮮感的,但整體看起來并沒有非常突出的辨識度,相反地,哈弗在這款車身上采用了一種相對保守的設計策略,設計師更多地在做一些“正確”的事情,而不是追求那種有一定翻車風險、但第一眼就能讓人記住的辨識度。
內飾配置:沒有明顯短板
作為一款全新車型,梟龍MAX的內飾也不是拿以往的舊款車型改動一下便敷衍了事,而是用上了一臺全新的內飾設計語言。設計層面,這套內飾還是有亮點的,搪塑材質的中控臺搭配部分皮質面料,由于采用懷擋設定,擋把區域擁有更加簡潔、實用的布局。相比以往的哈弗車型來說,梟龍MAX的內飾擁有足夠的新鮮感。
具體配置來看,三塊大屏的布局是當下主流車型中的常見配置,三塊大屏的尺寸均為12.3英寸,內置最新一代Coffee OS系統,還配置了目前主流的8155芯片。常用的一些多媒體功能都不在話下,而且屏幕的清晰度、流暢度都有不錯表現。
至于家庭用戶最關心的空間,梟龍MAX的車身長度達到4758mm,定位中型SUV,但這款車只采用了5座布局,所以后排能夠擁有足夠寬裕的空間。座椅方面,即便是后排,填充物也相對厚實,實際感受的舒適性很不錯。另外在配置方面,后排座椅加熱,座椅通風(需要選裝)以及后排獨立空調調節功能都有配備。結合這款車的價格區間(15.98-17.98萬元)來看,配置已經相當不錯。
動力駕控:雙電機提速給力
梟龍MAX是第一款搭載長城Hi4智能電混四驅系統的車型,這套插電式混動系統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1.5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馬力116Ps,峰值扭矩585N·m;集成了P2.5電機的2擋DHT變速箱,其中這臺P2.5電機的功率為80kW;另外還有一個單獨驅動后輪的P4電機,功率為150kw。
與比亞迪DM-p采用P1+P3+P4的三電機布局不同,梟龍MAX的Hi4系統只采用了雙電機架構,就實現了四輪驅動。因為這套系統中的P2.5電機除了會驅動車輪以外,還肩負著發電的責任。
這種設定的優點在于以更簡單的架構來實現動力輸出更強的四輪驅動,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能看到Hi4四驅的車型售價明顯比DM-p車型更便宜。但也并非沒有缺點,由于P2.5電機要肩負兩種功能,所以充電的效率會受到影響。
實際體驗中,當電量充足的時候,這款車的動力輸出比較強,因為它的系統綜合功率達到205kW,官方零百加速也只需要6.8秒,在電量充足的狀態下,能帶來很不錯的體驗。相反,在饋電狀態下,這款車的動力輸出、燃油經濟性則會受到一定影響,而且想要通過發動機的動能來保持電量,在這種架構之下會難度會相對大一些。
至于駕乘品質方面,梟龍MAX延續了哈弗汽車一貫的水準,底盤采用了偏軟的設定,雖然犧牲了一定的支撐性,但是舒適感很不錯。這款車的調性更偏向于家用舒適化,如果日常佛系地開車,且平時都有充電習慣的話,這臺車能帶來不錯的使用體驗。
寫在最后
梟龍MAX起售價不到16萬元,配置、空間、動力方面都能帶來不錯的體驗。當然,要享受這款車帶來的良好體驗,也有一定的前置條件,例如你得盡量保證它電量是充足的。小編認為,梟龍MAX搭載的Hi4有自身的長處,只是作為消費者的話,需要結合自身的用車場景來進行選擇。


